。
前言
(资料图)
这本书汇集了过去十几年中不同时期的九篇理论论文。其中有些以前出版过,有些被翻译成其他语言或在小地方出版,还有些从未发表。虽然表面上它们涉及多样的议题,但这些论文共享一个共同的主题:用过程论方法取径(processual approach)阐述社会世界。
我的所谓过程论取径,指的是一种假定社会世界中的一切事物从一个瞬间到下一个瞬间都处于不断地
这本书汇集了过去十几年中不同时期的九篇理论论文。其中有些以前出版过,有些被翻译成其他语言或在小地方出版,还有些从未发表。虽然表面上它们涉及多样的议题,但这些论文共享一个共同的主题:用过程论方法取径(processual approach)阐述社会世界。
我的所谓过程论取径,指的是一种假定社会世界中的一切事物从一个瞬间到下一个瞬间都处于不断地形成、重制和消解自身(及其他事物)的过程中的方法。社会世界并不像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由原子般的单位组成,它们间的相互作用遵循各种规则。社会世界不由塑造和决定个体小生命的宏大社会实体组成,如涂尔干(Emile Durkheim)及其后来者的社会学所遵循的那般。社会世界也不由给定单位之间的冲突组成,如马克思(Karl Marx)和他的许多模仿者的作品所述。社会世界同样不由决定和塑造我们感知的象征性结构组成,就像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和施耐德(David Schneider)的传统所认为的那样。这些都是杰出的传统,每一项在分析人类事务方面都有其成功之处。但本书的取径不同。
一种过程论的取径始于对个人、社会实体、文化结构、冲突模式——所有这些事物的形成和消解加以理论化:它们如何在一个又一个瞬间随社会过程在时间中展开。过程论取径的世界是一个事件的世界。个人和社会实体不是社会生活的元素,而是定义在接续事件的世系(lineage)上的模式和规律。它们是一支世系中的时刻;x随着时刻隐入过去,它们同时塑造事件的下一次迭代。简言之,过程论取径从根本上讲是历史的。其他取径起始所使用的全部微观元素本身都是过程论中的宏观结构。结构的稳定性需要被解释,而不是被假定的。
过程主义的直接渊源是实用主义和与之对话而成长起来的芝加哥社会学学派。不幸的是,芝加哥学派里从未有人费心撰写一个系统的社会理论。实用主义者更关注心理学而不是社会理论。此外,当实用主义者开始严谨地对待过程主义时却被意外打断: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的死中断了他刚刚开始阐述的对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的回应。
作为这些不同传统的继承者之一,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系统阐述一种过程性的社会理论。但如此巨大的企图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子问题和中间影响。事实上我发现,正是通过对这些子问题的仔细研究,我才获得了更普遍的清晰性;而当我以演绎的方式处理我的任务时,常常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例如,过程论方法需要一个明确理论化的时间观念,为此我在十多年前将我关于社会时间的各种理论和方法论子问题的研究工作汇集到《攸关时间》(Time Matters)一书中。其中我讨论了诸如时间性的本质(the nature of temporality)、转折点的问题(the problem of turning points)、社会实体形成的机制(the mechanism of social entity formation)等理论问题,以及诸如如何想象因果关系和社会行动,如何处理时间顺序的诸多模糊性,如何操作化事件概念等方法论问题。
本书汇集了另一批此类论文,这些论文研究了过程论方法的不同方面。在某些情况下,我质疑或扩展了先前集子中的论点。第一部分首先直接介绍过程本体论的一些方面。第二部分接着讨论这个本体论在方法论(第四章)和理论(第五章)上的引申含义。
这前五章构成了一个单元。在某种意义上,它们位于“现在”,仍然保持着传统社会理论的视角,认为理论是对社会世界的一种抽象看法,一种从外部往内部看的视角。然而,过程论关注社会现实的日常形成,不可避免地挑战关于这种形成的经验事实:社会事件不仅由因果机制产生,而且由道德判断和价值产生。因此,本书后四章面对的一些问题涉及社会过程的道德和价值特征,以及任何企图研究它的科学计划对应的道德和价值特征。第三部分的章节涉及个人结果和社会秩序的问题,xi第四部分的章节涉及社会科学中规范性实践的问题。
这四个部分中所有的分析都是建议性的。(相比之下,我目前手头关于过程社会本体论——本书第一部分的主题——的正式阐述的书稿比这整本书的篇幅都要长。)但是这些章节抓住了过程主义必须解决的问题的重要方面。在一个读者注意力较短的世界里,有针对性的文章很可能比系统的阐述更能有效地传达观点。
现在让我更详细地回顾一下这本书的内容。正如我所说,第一部分的三篇论文涉及社会本体论问题。第一章考虑社会事物在过程论世界中的持久性,即它们的“历史性”。大多数研究社会生活的方法视持久性为理所当然,但这是过程论思维的一个中心问题:如果变化是事物的常态,那么为什么有的事物保持不变?第二章从过程论的角度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思考:如果人性总是在变化,我们如何谈论“人性”?第三章扩展了我在《职业系统》(The System of Professions)一书中的生态论点,认为仅仅把某个特定的社会区域想象成一个被强大力量包围的生态是不够的,就好像社会过程的一部分在移动,而其周围环境保持固定和持久。不,一切皆变化。因此,我们必须把整个社会世界看作由这样的生态系统构成,这些生态系统相互关联在一起,使得每一个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看起来都是与之相联的其他生态系统的“强大的外部力量”。
这三章中的每一章都展示了当我们以过程论处理社会世界时,社会世界看起来会是如何不同。个体和社会实体在时间中动态地形成。而且,它们在某一时刻彼此之间的关系(生态)构成了一种相互对话。这种对话与世系的跨越时间的对话一样重要,后者试图将过去、现在和未来捆束在某一特定的社会事物上。因此,情境不仅在时间意义上重要,而且在(社会和物理)空间上也很重要。这些章节延续了我在《攸关时间》第三部分中初次探索过,并在稍早的著作《院系与学科》(Department and Discipline)中展现的经验分析雏形。(我所有的书都与现在这本有着完整的联系,因此简单起见,在它们第一次以“作者,年份”的形式出现之后,我将以书名的形式引用它们。)
第二部分的两章将这一过程论的焦点转移到一个新的领域,即社会学理论化的前提。第四章阐述了前一章所研究的时间二重性。xii生态的概念最初(至少对我来说)出现在一个经验上显而易见的事实中,即职业在某一特定时刻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更多地取决于其他职业的同时代环境,而不是它们自己随时间推移的“叙事”的某种内在逻辑。历史性很重要,但它重要的原因是历史性赋予了行动者当前的属性,这些属性可能对他们在当下的生活有利或不利。但尽管生态观点解决了这个难题,但它并没有真正解决一个哲学问题,即我们应该如何开始把“现在”当作一个瞬间来思考,如何把过程清楚地看作时间流逝的一瞬间。第四章从方法论和理论两个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它敦促我们扩大我们的工具库,超越我们熟悉的通常支持我们方法的叙事框架,无论是量化的还是质性的方法。我们还需要一种抒情社会学,我指的是一种关于时刻和情感认同的社会学。这一章强调了用纯粹的叙事取径分析过程所带来的危险,找回了一种“瞬时的”理解时间的取径,这种方法被马克思主义者批评的同时,也被曼彻斯特学派通过批判“民族志的现在”所批评。它也含蓄地挑战了我自己《攸关时间》第二部分中的一些论点,并扩展了那本书中第七章的论点。同时第四章也提出了“人文社会学”(humanist sociology)的可能性,这将在本书的结语中再做讨论。
让我们在理论思维中变得更具过程性这一点,除了迫使人们有意识地思考跨时间与跨空间的关系,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后果。这个后果就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的数量大大地增加了。如果序列(时间上的位置)很重要,那么“A在B之后”和“B在A之后”就是不同的。如果生态(空间上的位置)很重要,那么“A在B和C附近”和“A在D和E附近”是不同的。由此,过程论思维使人对殊相(particularity)更加敏感。更重要的是,过程论不仅从自我的角度定义了殊相,而且从自我周围角色的角度定义了殊相。位置的复杂性组合起来增加了我们分析社会生活的难度。第五章探讨了这一过剩现实的含义,过剩在过程论的思维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当然,这一章的原始动机更为抽象:一方面它简单地从社会过剩现实出发,另一方面它考虑到我们显然缺乏任何理论手段来思考过剩。但是,在过程论思维中涉及的组合性复杂提供了一个研究过剩现实的动机,而过程论理论则提供了对过剩起源的描述(通过习性化、群体瓦解等)和我们处理过剩的策略(如通过序列化——在一个充斥过剩商品的世界里,按顺序享受各种不同的好处)。
xiii如前所述,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向规范性转变。这一转变由过程论方法促成,也许甚至是过程论所必需的。过程论观点提醒我们,只有现在才真正存在。过去的所有因果效应都必须通过影响现在的形态而起作用(我在第一章中称之为“将自身编码进社会结构”)。但是,所有“因果”效应转变到一个瞬间里为道德活动创造了空间。因果效应只决定当前事物的一个方面。“现在”也由我们的行动决定,我们都是在道德的标志下,在“应然”的标志下,进行实践和判断。在这两个部分中,我开始分析这个应然的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一些社会理论将道德行为视为经验事实:一些需要因果解释的事物。涂尔干对道德的分析就是如此。尽管他自己是一个执着于道德义务的人,但是他根本不把道德义务看作外在的、由社会引起的,而是内在的义务(我将在第九章中分析这一矛盾——我称之为“知识异化”)。事实上,在大规模的涂尔干式的社会过程研究方法中,很难看出道德,甚至自由意志的位置,这在涂尔干的概率性社会因果观中成为“误差项”。但通过坚持所有的“致因”都流经现在,过程论不可避免地为作为现象的自由行动创造了一种真正的开放性。因此,对道德活动的分析就成为一项特殊的义务。
第六章和第七章从一个经典问题开始:我们对良好社会生活标准的探讨。至少在个人层面上,这些问题通常被视为简单的经验问题。好的生活是富有的生活、幸福的生活、性满足的生活或其他。同样在社会层面,我们有帕森斯式的“社会秩序问题”概念。第六章和第七章质疑这些来自经验领域的个人结果和社会秩序概念的朴素自大。第六章讨论了个人生活的各种可能标准,即所谓结果的问题。它认为,我们通常的常识概念“事情的结局”实际上是非常规范的,关于它们对时间和过程的思考尤其如此。因此,该章考虑了一系列更广泛的可能的结果概念,并指出了它们不可避免的道德特质。第七章在社会层面进行了同样的分析,考虑了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提出的社会秩序的经典问题。但我将这种分析扩展到他考虑的简单秩序以外的许多其他秩序形式。同样,中心问题涉及我们如何想象将“价值”定位于时间中,这个问题困扰着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哲学家。这两章由此分别侧重于个人和社会的“善”的过程论叙述。xiv两者基本上都是推测,就像前两章一样,它们为自己的过程论立场增添了一种理论承诺,即扩大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第八章和第九章讨论了社会学本身的道德实践问题。因此,它们捕捉到社会科学不可避免的道德性质更为特殊的后果。就像之前对个人结果和社会秩序的分析一样,它们成长于过程论立场与事件道德塑造的直接接触。第八章讨论了不平等问题,因为传统社会学已经通过非时间性、非空间性的方法对不平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该章首先表明,看似是测量的决定,其实是规范性的决定,延续了第六章发起的对“常规的经验实践”的批判。然后,我的批判转向过程论框架,考虑了我们思考不平等时所固有的本体论问题。第八章不仅认为对不平等的大多数分析无意中假定了它们实际上可能并不提倡的道德立场,而且还表明,大多数不平等概念在时间上是如何的不连贯。我们只有通过对可取的生活过程进行公开的规范性分析才能纠正这种不连贯。
第九章转向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即职业道德的问题。但我不是把它当作经验问题,而是作为一个道德问题:与其说我们如何从经验角度理解职业道德,不如说我们如何生活在定义了职业学术人员事业的道德实践中。该章从知识异化问题入手,即从用一种方式理论化社会生活的同时以另一种方式过生活这一现象入手。接着我分析了涂尔干对道德的立场,最后发现它自己被迫从理论上解释如何最好地结合对社会生活的经验和规范分析。我相信这一结合是过程论下的社会本体论的要求。这种分析不可避免地走向一种既是经验的又是道德的社会过程概念;它走向一种社会科学,这种社会科学不仅包括经验性和理论性工作,而且还包括目前社会科学中仅存在于政治学理论中的明确规范性工作。
这本书描绘了一幅人文社会学的图景作为结尾,在我看来这幅草图源于过程论的视野。虽然人文主义在某些方法论框架内最为明显,但我相信它体现了一种在所有方法论中都可行的立场。尽管这幅草图最初是作为对“批判社会学”和类似政治计划主张的评论,xv但在这里它依赖于构成本书基础的社会过程的概念。它直接源于理论。
由此,这本书有一个清晰的逻辑和一个基本的共同主题。但这些章节仍然保持足够的独立性,可以单独阅读。在编辑方面,我的目标是在强调共同主题的同时,在每一章中都留下了最初激发论点的独立动机。这造成了偶尔的重复以及偶尔的章节之间的突然过渡。但表面上的不恰当是保证这本书可以分章独立阅读的代价,本书的内在是统一的,并确实具有一种我在前面的总结中强调的方向感。
本书的文本还有一个方面可能会让读者感到不协调。这些章节并非都用相同的修辞结构写成,也并非都采用相同的理论模式。也许最突出的是有些章节采用非常详细的正式说明,而另一些则采取对话般的口头形式。第二章和第三章之间以及第六章和第七章之间的过渡尤其明显。
这背后的解释很简单。所有这些章节都是以正式讲座的形式开始,但有些章节比其他章节的起源更为久远。当然,本书经过编辑已经大大改变了原有内容,但先前出版的仓促仍留下了大量印记。第三章到第六章出版于需要大量学术工具的环境下。第一、第二章和第七、第八、第九章要么未出版,要么出版于学术工具不重要的环境下。因此,第三章至第六章有许多脚注,采用固定、通常是程式化的修辞结构,它们所包含的论据与理论论点一样多甚至更多。它们还有更多的内部标识。相比之下,这之前及之后的章节包含的论据较少,使它们的论点呈现出松散的话语形式。
所有这些章节涉及相当广泛的学科和方法。它们从量化转到质性,然后又转回来,鼓励读者跟着我进入他们不熟悉,而我也不是专家的文献中。然而我相信,理论化的主线和焦点成功地将所有这些交叉学科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些章节真正体现了“跨学科”这个词的恰当意义。
至于实际的写作顺序,第三章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第一章和第六章从21世纪初开始。尽管它们最初的出版日期不同,但这三章或多或少一起写成。xvi第四章和第七章始于2000年中期,也是或多或少一起写成的。第二章和第九章分别始于2009年和2011年。第五章最早写于2009年,经过五年的发展变成现在的版本。第八章写于2014年,直接收入本书。
我把这本书献给我已故的哥哥。他和我在许多肤浅的方面不同,但在一些深入的方面却奇怪地相似。我写学术书。他挥汗建了一个小牧场。但我们都为生活和他人所迷惑。我们年轻时像动物一样打闹,成年后却很少见面。但他的死清楚地表明了一种被掩盖的纽带中那未被觉察的力量。愿他安息在活着的时候少有的平静中。
延伸阅读
下一篇:最后一页
1、儒家经典被称为圣书,主要分为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
为进一步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幼
欢迎观看本篇文章,小升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朴组词,汉字朴怎么组词
为聚焦主业发展,顺鑫农业(000860 SZ)拟剥离房地产业务。6月26日晚,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罗岸阳近期对冰山冷热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
【聚焦2023年山西省第九次旅游发展大会】厚重山西大有可为,主流媒体,山
先是福特,通用汽车和Rivian紧随其后。现在,沃尔沃正在转向特斯拉的北
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曾昭式,昭式介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
爱旭股份6月27日公告,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
为落实6月19日局党组(扩大)会议精神,从源头上为全体运动员和干部职
X 关闭
X 关闭